有關於台灣與其他地區「植物學藝術」(Botanical Art)生態圈的重要議題。內容主要圍繞「創作故事」、「本月熱門」、「專家觀點」以及「協會辦公室」四個專欄,每月從中精選二個專欄報導。
[創作故事] 台灣的Zara Home-- 希望之庭
TABA主編同樣身為植物學藝術家,平常衣著只有低調舒適的黑、白、灰色調,但非常喜歡逛位於台北信義區的Zara Home為自己的家居身活增添植物意象與自然色彩,總是一邊逛一邊納悶,怎麼台灣沒有類似的品牌,提供我兼俱自然與高雅的植物學藝術衍生布巾飾品,滿足一個拒絕全球化時尚奢侈品牌的都會女子?這個長久以來的疑問,終於在我認識Charles與Leona這對夫妻之後有了答案。
有的!不只有,甚至是專門以台灣原生植物、鳥類為主題的品牌,這就是「希望之庭」(Hopeful Garden)。具有真正價值的品牌都絕非刻意地迎合設計、短視速成打造得出來的,必須是經過時間的洗鍊才能如實如是地流溢出來,就是所謂的「品牌DNA」。而「希望之庭」正走在這條洗鍊的路上,這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呢?一切都要從靈魂人物Charles說起。
鄉村生活也許缺少了時代廣場的摩登與速度感,也少了101的浪漫與空間感,但對於真正的藝術家而言那些都無妨,因為浪漫與失落,摩登與廢墟,往往是相伴而來,也正是因為這樣,受過鄉村自然生活經驗洗禮的藝術家,更能穿越這些無常變化,找到一種相對的恆定,Charles就是這樣的藝術家。對於生物與藝術的興趣來自於與本身靈魂傾向的呼應,當靈魂的表達失去出口之時,就是Charles離開主流社會架構之時,他離開了職場,投入烙燒創作。
我想,現今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能了解離開職場面臨的風險,包括未知的目標、無法判斷的資源投入、不確定的結果....但是多數人不了解的是,走出一條自己披荊斬棘開拓出來的道路,其實是將風險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最佳方法,面對風險需要做出的應變以及效果,如人飲水般瞭然於胸。所以,即便烙燒創作不如預期,即便低潮揮之不去,即便觸及停損點,更即便表象背後的運作無法被人們所認知,轉折點就在不遠處等著Charles與Leona。
什麼樣的轉折點呢?下期待續。
【本月熱門】介紹“東南亞花卉”( Flora of Southeast Asia) 植物學藝術展
「東南亞花卉」( Flora of Southeast Asia)植物學藝術展的目的是提高人們對東南亞植物多樣性的認識,以及推廣植物藝術的活動。
Flora of Southeast Asia 是一個國際植物藝術展,展示了東南亞本土植物的多樣性。 它由新加坡植物學藝術協會和新加坡植物園組織,這是他們首次與印度尼西亞植物學藝術家協會、泰國植物學藝術家協會和菲律賓植物學藝術協會合作。
「東南亞花卉」( Flora of Southeast Asia)植物學藝術展於 11 月 15 日在新加坡植物園畫廊開幕。 它包括 85 位藝術家的 120 件藝術品,涉及 115 種植物。 本次公開展覽的植物藝術作品由來自新加坡、泰國、印度尼西亞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越南、印度、英國、美國、日本、丹麥、阿聯酋和加拿大的藝術家提交。 展覽持續至 2023 年 2 月 15 日,免費入場。
這次展覽的規格極高,包括展品水準、展覽地點、展示方式以及每個參展國家的大使都前往參加,這為其他展覽,更為台灣植物學藝術協會設立了學習標竿。
優秀作品由一個綜合評審團選出,評審團包括來自每個國家的植物學家和具有領先地位的植物藝術家。 三件獲得最佳展示獎的作品,列出如下(見圖片):
Sterculia oblongata R.Br. The Blooming Fruit II: Beneath the Canopy - by Deinitisa Amarawi, Indonesian Society of Botanical Artists
Stelechocarpus burahol (Blume) Hook.f. & Thompson by Dianne Sutherland, Botanical Art Society (Singapore)
Hydnophytum formicarum Jack Ant Plant no. 1. Teo Nam Siang, Botanical Art Society (Singapore)
Comments